古代杀气最重的一首诗,有人推荐黄巢的《不第后赋菊》。
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
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其实这首诗杀气根本不重,为什么呢?作为唐帝国的掘墓人,黄巢写这首诗时并没有造反,当时只是科举落第心有不甘,但很多人说有杀气,我想大多数人是和之后黄巢起义所造成的白骨遍野联系起来了吧。而现在的人,更多的是和电影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里那些身穿黄金铠甲的禁军联系在一起了吧。
也有人说是李白的《侠客行》,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。但这首诗杀气也不重,更多的是侠客的潇洒。
那么是哪一首呢?其实更多的人推荐朱元璋的《不惹庵示僧》。
杀尽江南百万兵,腰间宝剑血犹腥!
老僧不识英雄汉,只管哓哓问姓名。
一句杀尽江南百万兵,人屠的名号就出来了,写这首诗时,正是朱元璋大败陈友谅的第二天,他到一所寺庙去散心,而寺庙的一位僧人见朱元璋觉得他杀气太重,要说念经帮他化解化解,朱元璋没理他,于是在寺庙的墙上题下这首诗,霸气侧漏,杀气冲天。并且他说杀尽江南百万兵也不是虚构的,古人说:劝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更何况是朱元璋,开局一个碗,到最后成为九五至尊,这当中大大小小的战斗,兵锋所指而倒下的,又何止百万兵呢。
大家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