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迅先生为什么反对儒家?其实生活在鲁迅那个时代,儒家早已经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家了,那个时候的儒家是封建余毒最深的时候,就像中医也是一样,你要知道鲁迅为什么反对中医,大概也知道他为什么反对儒家了。
首先来说中医有没有问题,现在来看也是一门非常科学的医学,可在鲁迅当时看来,中医都是一群骗子,鲁迅的父亲就死于庸医之手,这也是后来为什么他要留学日本学习西医。
可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医多是骗子呢?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考核,像现在,无论中医还是西医,都需要行医资格证,不是你随便看两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就能出来行医的,但当时却没有这些东西,导致江湖庸医到处都是。
而当时的儒家在病入膏肓的社会,也早已经失去了如家修身齐家治国平于下的初衷了,从晚清的小说来看,像《儒林外史》、《官场现形记》等,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于考公,不是为了治国安邦,而是千里作官只为财,这样风气下的儒家读书人,能把国家带到哪里去呢?
别说鲁迅反对,在座各位哪一个不反对?
儒家学说并不是治国学说,而是修身学说,虽然在2000多年前孔孟一直提倡仁爱,那是说给统治阶级听的,因为2000多年前教育并不普及,人们能够学习的对象就是社会上达官贵人,所以孔子才说: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风,必偃。所以孔子到处游说统治阶级,希望他们做好仁爱的榜样,那么社会就会和谐有爱,人民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好。
如果大家读过春秋战国的历史,就知道那段时期是很乱的,特别是诸侯之间、父子之间为了权力相互残杀,人伦尽失,孔子的出现正是想通过精神感化去改变这个世界,你可以说孔子在当时是失败的,但他的精神却是正确的,并且照耀华夏几千年。
至于鲁迅反对儒家,其实那个时期有个狗屁的儒家,孔子曾说:“邦有道,谷,邦无道,谷,耻也”,意思就是国家太平时可以去做官,但国家动乱还想着做官,就是可耻的。
懂了吧。